探寻湖北乡间的民国庄园风!
你心中的“庄园”是怎样的模样?
高大气派的城墙、小桥流水的庭院、黛瓦石墙的房子、青翠欲滴的竹林?
▲常家庄园
在湖北,从黄冈市团风县一路驱车向前,直到马曹庙镇戴家湾村,那里有一处庄园,历经岁月飘摇,依旧幽静别致、古朴厚重。
这是方本仁庄园。

你可能要问方本仁是谁?
1929年5月,湖北省政府委员,代理省主席兼民政厅厅长。
1932年,开始经营工商业,在汉口开设长江饭店、同济信托公司,还开办了蕲州裕利煤矿兼办普一煤球厂。
1938年武汉沦陷,拒绝汪伪政府拉拢,支持四子方达士上抗日战场杀敌,后达士在战场壮烈牺牲。
1949年,武汉解放时,同群众一起举着小红旗,欢迎解放军入城。
1951年2月,在天津病逝。
董必武称赞方本仁是爱国将领。

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村间小道,少行片刻,眼前一亮,一座与周边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静静立在这里,这便是方本仁庄园。
灿烂的阳光,流水一般,静静地泻在庄园的木门石墙上,仿佛穿越了千年岁月,从历史一直流淌到今天。
▲图片摄影:郑幼鹏
虽隐匿于乡间,但庄园依旧带有一丝霸气。门口两只大理石雕琢的石狮神情肃穆,似要把一切邪恶势力阻挡在外。庄园外,由青砖和水泥砌成的围墙,风雨90年带来的青苔和褪色,掩盖不了坚固的本质。
迈进大门,古老的石桥、半月的桥洞,这极具江南风韵的一切都让人心生宁静。
▲图片摄影:郑幼鹏
桥上,两旁树木枝繁叶茂,撑起桥上一片绿荫;桥下,一汪清冽的池水,静如碧玉。置身其间,人无声而景有意。
大革命时期,庄园曾作为红军医院使用,这里也曾见证无数革命先烈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里,顽强战斗直至负伤。这里也曾有无数战士坚定的站起来继续奔赴战场,为国杀敌!
▲图片摄影:郑幼鹏
岁月悠悠,当历史如过眼云烟,古老的庄园便只留下一个沧桑而平静的轮廓。
围墙上依旧留存的“打倒土豪分田地”等新四军标语,带你寻到一丝过往的踪迹。隔着岁月的长河,读着当年的标语,仿若身处梦里梦外一般,无限遐想,尽收方寸。
▲图片摄影:郑幼鹏
整个庄园的主体,是一栋两层楼房,兼收中式的古朴与西式的典雅。曾经官厅的雕梁画栋,连同族中子弟早晚的朗朗书声,俱已恍隔云泥。
曾经的风光已然不再,但是提起宅子的主人方本仁将军,老人们还是心存敬意。
据说,方将军模样威风人也和顺,对乡亲们最是亲近,自家的田给老百姓种从不收取苛捐税,在老家威望颇高。
▲图片摄影:郑幼鹏
1937年,“卢沟桥事变”发生,日军全面侵华开始。自此,这隐匿于乡间的净土也失去了往日的平静。
经历了一次次劫难,如今,宅子早已是人去楼空,听不到往昔车来车往的喧嚣,看不见昨日衣锦还乡的荣耀,它仿佛独自站立于时光的深处。
聆听当年的传奇,放眼大厅,居中一口天井,天井的另一边,便是当初方氏家族生活起居的地方。
楼顶之上,一颗五角星依然眩目。
▲图片摄影:郑幼鹏
走进小楼,便觉一阵凉爽。正屋最大的特色当属木质的楼梯,踏上去“咯吱”作响,举足迈步则需小心翼翼。这里,也曾被方本仁迈步走过,走上楼梯时,他在想什么?前方战事如何,国家何去何从…这些或许也曾萦绕在他心里。
二楼,一片空旷。也许,当年进门就会看到乌黑雕花的太师椅、睡房摆放着大红镂空的木床、漆红木桌上有一双光亮幽蓝的景泰蓝花瓶。

方本仁庄园
一座浮华已逝,气势犹存的庄园。
这里,能够穿越百年,遇见民国。
也能见革命的燃情岁月。
走出大门,还能看见那一颗红星。
(图文来源于网络)